2024年10月12日至15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在上海交通大学隆重举行。在本次大赛中,我院由翁玲、杨文荣、李永建三位教授指导,李卓林、姬潇鹏、郝爱凤等团队成员共同创作的项目《灵卓科技——新一代高精度磁性电子皮肤的革新者》荣获国家级银奖,再次为学院赢得殊荣,续写辉煌!
参赛情况
2024年4月,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正式启动,今年大赛共有国内外153个国家和地区5406所学校的514万个项目、2083.6万人次报名参赛。我院积极响应号召,在全院师生范围内广泛宣传动员,在学院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在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院共有13个项目成功入围省赛,取得了三项省级金奖(其中高教主赛道一项,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两项)的优异成绩。“灵卓科技”团队在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代表我院晋级全国总决赛,展示了我院在创新创业领域的实力与风采。
赛前准备
为备战此次大赛,学校及学院给予了全方位支持。校院两级领导持续关注团队进展,多次与团队成员座谈交流,提供指导,送去慰问。国赛期间,“灵卓科技”全体成员全力以赴,以最大的激情投入到赛前的冲刺准备中,力求在比赛中展现最佳风貌。指导老师们全程陪伴,与团队成员同吃同住,并肩作战,提供坚定的支持与温暖的关怀。
项目名称:灵卓科技——新一代高精度磁性电子皮肤的革新者
项目成员:李卓林、姬潇鹏、郝爱凤、林昭含、刘悦熙、张辉、林国恒、左世超、郝兰洋、崔博文、杜晓涛、刘阳、刘凯乐、胡博洋 、陈宇鑫
指导老师:翁玲、杨文荣、李永建
项目简介:科技革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电子皮肤作为前沿技术的代表展现了巨大的发展潜力。面对国外技术垄断,团队推出了“磁性电子皮肤——灵卓1号”。这一创新灵感源自人体皮肤的三层结构,旨在优化机器人的感知与反应能力。经过多年的不懈研发,项目形成了以下三大核心技术优势:1. 采用含钕铁硼颗粒的磁性薄膜模拟表皮层,为智能机器人提供敏锐的触觉感知。2. 柔性结构设计:通过柔性PDMS层模拟真皮层,实现弹性与硬度的可调节性,增强机器人的适应性。3. 高灵敏度感知:引入TMR元件模拟皮下神经末梢,大幅提升机器人的感知灵敏度,满足多样化应用场景需求。团队创始人李卓林心怀感恩,回馈母校,推动产教融合,助力科技人才培养。团队成果显著,荣获多项荣誉,发表论文及专利20余项。团队与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达成合作,依托河北工业大学省部共建电工装备可靠性与智能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合力搭建触觉传感器实验平台,获批国家级自然基金项目,连续多年开展相关实验。未来,团队将矢志不渝,让国产智能机器人走向世界舞台,触摸更加美好的未来。
成员感想:
很荣幸我们的团队获得了国家银奖。这是对我们辛勤努力的肯定,也是对我们创新理念和实践成果的认可。感谢学校和老师的指导与支持。在项目中,我们从创意到技术攻关,经过反复论证与协作,最终取得了国家级银奖的成绩。这个奖项不仅属于团队,也属于一直支持我们的学校和导师。它将激励我们继续前行,以更大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探索未知,为电气工程领域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灵卓科技”团队
此次大赛的获奖不仅是对“灵卓科技”团队的肯定与鼓励,更是对学院在创新教育方面的鞭策与激励。展望未来,电气工程学院将继续秉承“工学并举”的办学特色,进一步加强创新教育与实践教学,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期待同学们在未来继续发扬“敢闯会创”的精神,积极投身科技创新领域,为推动科技进步、服务国家战略贡献青春与智慧,为学校争光添彩!
图文/科创中心统宣部 审核/张晖 刘旭 郭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