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

电气工程学院不断凝练学科方向,整合优势资源,拓展学科内涵。从电力设备可靠性及其智能化方向、电磁综合效应与智能传感技术方向、电机及其控制方向、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方向、生物电工技术方向五个方面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化服务。

“十三五”(2016-2020期间,电气工程学院获批省部共建电工装备可靠性与智能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电工产品可靠性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 获批天津市电力设备可靠性与智能化与河北省现代电工装备可靠性与智能化两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序列、河北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序列、天津市“双一流”学科建设序列。获批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河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立项国家级项目4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22项、青年基金项目19项;获批省部级项目60项,其中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杰年基金项目3项,优秀青年基金项目1项。总到校经费11667.416万元,其中纵向到校经费9432.79万元,横向到校经费2234.626万元。发表核心及以上期刊930余篇,其中SCI期刊论文296篇,授权专利208项,其中发明专利94项。

1.电力设备可靠性及其智能化方向。主要开展开关电器可靠性、极端环境下电力设备高可靠绝缘和带电检测与诊断、交直流电弧故障检测方法与定位策略等研究。研究成果在西门子、德力西、人民电器集团、上海良信、科都电气等单位得到广泛推广应用,提升了产品性能和可靠性。曾获国家科技奖励3项,何梁何利奖1项,其他省部级奖励10余项,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14项。近三年,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和青年项目5项,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8年获批电工产品可靠性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2.电磁综合效应与智能传感技术方向。主要开展电工装备电磁场综合效应、先进电工磁材料特性模拟与表征、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电工装备缺陷无损检测及减振降噪技术、新型电磁感应加热技术、新型磁器件及智能传感技术等研究。曾获国家科技奖励1项,河北省突出贡献奖1项,省部级奖励10余项。近三年,发表高水平论文60余篇,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项,其中,优秀结题重点项目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河北省杰出青年基金1项,优秀青年基金1项,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1人,河北省百名优秀创新人才1人,河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篇。2018年“先进电磁检测与传感技术研究团队”入选天津市人才发展特殊支持计划高层次创新团队。

3.电机及其控制方向。主要围绕新型电机本体设计及智能化控制开展新型可变磁通磁阻电机、记忆电机、永磁同步电机及电机控制系统研究、集成充电系统及开关磁阻电机噪声与振动、电机系统可靠性及功率变换器控制技术等研究。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与长城汽车有限公司、707所、中国汽车研究院合作,建立了“河北国创石油设备有限公司人才培养与项目研发基地”。

4.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方向。电力电子装置是最为典型的电工装备,广泛用于电能产生、输送、分配和使用各环节,在新能源、航天军工、轨道交通、智能制造等行业发挥重要作用,大力发展电力电子技术是国际主流趋势。我院电力电子学科相对薄弱,发展电力电子学科对支撑国家级平台建设、提升我校电气学科在国内外影响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学院引进了电力电子领域国际知名学者卢保教授,负责电力电子方向建设,人才聚集效应显现,相继引进了5名青年人才,包括元光学者启航A岗2人,启航B岗3人;同时结合重点实验室建设目标和学院传统专业特色,与电磁场和可靠性方向交叉融合,开辟了电力电子装备可靠性、电力电子装置电磁状态感知与智能控制等方向。

5.生物电工技术方向。依托学科在工程电磁场领域的坚实基础,将电磁场理论与生命、信息、物理、医学等多学科进行交叉并深度融合,开展生物电磁技术与功能成像、电磁生物效应与作用机制、电磁神经调控与神经工程、脑机融合与智能健康等方面研究。曾获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项目40余项。近三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10余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主办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科发展前沿高峰论坛“生物电工分论坛”,出版专著《EEG脑源定位与脑网络》获国家科学技术学术专著出版基金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