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各有关高校:
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主办的2025年第四届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EEEIC,以下简称大赛)正式启动。大赛是面向全国高校学生(以本科生为主)的一项具有工程性、探索性的实践活动,旨在推动高校工程教育理论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师将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双碳”战略下的能源转型及其技术变革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承办单位:河北工业大学(河北赛区)
三、赛道及赛题
大赛赛题分为两类,分别为自由选题类和企业命题类。其中自由选题类包含四个赛道,企业命题类包含一个赛道。
1.自由选题类
大赛结合工程技术前沿设置以下四个赛道,参赛团队可在该四个赛道中任选一个参赛,自由命名并完成作品,参赛作品须紧扣赛道选题方向。各赛道选题方向如下。
赛道A:可再生能源安全可靠供给——聚焦能源供给侧的电源创新,推动更为清洁低碳的能源开发与利用,促进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协同发展,包括但不限于风电、光伏发电、新型储能、海洋能发电、绿色氢氨醇、该方向的自主工业软件等。
赛道B:能源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聚焦能源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提出工程解决方案并实现,推动新型电力系统输-变-配-用-储电各环节的建设,包括但不仅限于绿色电站、智能电网、储能应用、零碳园区、微电网、车网互动、该方向的自主工业软件等。
赛道C: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提升——聚焦工业、交通、信息、航空航天、建筑等领域,以终端用能电气化率为目标,提出基于新器件、新材料方面的底层创新方案或用能装置的工程化设计并实现,包括但不仅限于工业余热回收、建筑清洁取暖、电气化交通载运工具、高性能电驱动、消费电子、航空航天等特种场合的供能装置、机器人、工业制造及绿色数据中心应用、该方向的自主工业软件等。
赛道D:其他——请就“双碳”战略下的能源转型及其技术变革方面仍未很好解决的问题,如高电压绝缘、电磁学、超导电工、电机本体、电工新材料、该方向的自主工业软件等,提出工程解决方案并实现。
2.企业命题类
赛道G:施耐德电气Go Green电力电子创赢赛道
参赛者需从以下三个赛题中任选其一,作品名称须与所选赛题题目一致,各赛题具体说明及指标要求见附件1。
(1)DC/DC双向功率变换器设计;
(2)AI助力工业控制智能优化;
(3)光储充一体化系统设计。
四、参赛要求
(一)参赛团队要求
参赛对象为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学生。参赛学校以参赛团队为基本单位报名参赛,同一所学校参赛团队不超过40个。具体要求如下:
1.参加自由选题类的参赛团队成员不超过5人,参加企业命题类的参赛团队成员不超过6人,专业不限,提倡跨专业组建团队;
2.每个参赛团队的研究生人数不超过团队成员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评分和晋级时将优先考虑团队成员全部为本科生的参赛团队),每队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其中第一指导教师单位需与报名参赛单位一致;
3.参赛学生同年度只能参加一个团队,每个团队只能参加一个赛道。大赛将对参赛成员进行审查,一经发现重复参赛,将取消所涉及团队的参赛资格。
(二)参赛作品要求
1.同一团队在初赛、复赛、决赛时需采用同一题目内容参赛,参赛过程中不可更改参赛题目内容;
2.参赛作品的具体内容在初赛、复赛、决赛之间应有紧密联系,能体现同一作品不断完善的过程;
3.已获得过往届大赛或其他赛事奖项(包括省、区域和全国各级奖项)的作品,谢绝参赛;
4.参赛作品必须是学生原创,谢绝任何形式的导师课题参赛,大赛组委会将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原创性审查;
5.在赛程任一阶段,凡参赛团队需要进行作品汇报时,须由该团队中本科生成员汇报。
各阶段作品具体要求见附件2。
五、赛程安排
大赛分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初赛主要考察研究创新能力,复赛主要考察研发创新能力,决赛主要考察设计实现能力。初赛和复赛为省赛,决赛为全国赛。各阶段时间安排如下:
参赛报名截止时间:2025年3月15日
初赛作品提交截止时间:2025年4月20日
初赛(省赛)时间:2025年5月10日前
复赛作品提交截止时间:2025年6月20日
复赛(省赛)时间:2025年7月10日前
决赛作品提交截止时间:2025年7月20日
决赛(全国赛)时间:2025年8月8日至11日
参赛流程如下:
1.报名
参赛团队登录大赛官方网站,在“报名入口”处登录大赛平台,在平台注册账号、提交报名信息后,完成报名。
2.作品提交
参赛团队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大赛平台提交《第四届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可研报告)》(见附件3)和其他佐证材料。注:团队在平台申报的作品,必须是盖章版本的扫描件,若未盖章,则视为未成功提交作品将终止参赛。
请各参赛高校指派一名大赛联系人,主要负责本校参赛学生的组织、报名、作品报送等相关工作(往届大赛已录入大赛联系人的高校无须此步骤),请于2025年4月5日前将《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参赛高校联系人信息登记表》(见附件4)的WORD版本及盖章PDF版本(盖教务处/本科生院/所在院系章)以邮件形式发送至赛区秘书处,邮箱hbeeeic@163.com。
3.初赛
初赛将组织专家进行线上评选。初赛遴选出的作品进入复赛。
4.复赛
进入复赛的参赛团队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大赛平台提交《第四届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初设报告)》等作品材料(具体模版及要求以复赛通知为准)。河北赛区复赛具体时间及形式另行通知。
5.决赛
全国总决赛将采取现场比赛的形式进行,具体时间及安排另行通知。
说明:以上赛程安排及比赛形式可能会有相应调整。大赛组委会将在同期组织赛题培训、辅导等活动。请及时关注大赛官网、大赛公众号。
六、奖项设置
大赛设置省赛奖项与全国赛奖项。
复赛评选出省赛一、二、三等奖;决赛评选出全国赛特、一、二等奖,并在每个赛道的特等奖作品中各评选一项杰出创新奖。此外,决赛设置优秀指导教师奖和优秀组织奖。
省赛奖项与全国赛奖项均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颁发获奖证书。获得全国赛特等奖和一等奖的企业命题类参赛团队,将同时获得由企业提供的大赛奖金。
各阶段赛事评审结果将在大赛官网、大赛公众号进行公示。
七、知识产权
1.各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归参赛队伍所有。
2.参赛作品的相关技术在大赛各阶段评选过程中可能会被公开并被第三方所获悉,参赛队伍如需要保护相应的知识产权,请提前做好专利申请等相关工作。
八、联系方式
1.大赛官网:https://eeeic.ces.org.cn
2.大赛公众号: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
3.大赛秘书处及赛道G联系人:
大赛秘书处:刘老师,022-60436377,hbeeeic@163.com;
施耐德电气Go Green电力电子创赢赛道联系人:杨老师,021-61598964,DCS.3PH@se.com;
大赛交流QQ群:636334136
附件:
1.第四届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赛道G赛题说明
2.第四届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各阶段参赛作品要求及评选说明
3.第四届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可研报告)
4.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参赛高校联系人信息登记表
第四届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河北赛区组委会
(河北工业大学代章)
2025年2月10日
上一篇:河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2025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细则